Tuesday, December 28, 2010

人云亦云:当塞车变成习惯。(28.12.10)

當塞車變成習慣

巴生谷的塞車情況嚴重,早已不是新鮮事。以前只有上下班會特別塞車,而現在卻已經演變成無時不塞,坑坑洞洞的馬路經不起任何天氣的變化,天降小雨,汽車拋錨,都能輕易地讓馬路變成公共停車場,如果遇上警察設路障或發生車禍,塞車的情況更是變本加厲,無法想像。民眾為了找生活,唯有削足就履,學習與塞車共舞,把它變成一種另類的生活習慣。
歸根究底,公共交通的超低使用率導致擁車率居高不下是塞車的元兇。現有的地鐵系統不完善,為人詬病已久,加上涵蓋面及銜接度的不足,往往無法達到疏散人流的目的,更別說能讓民眾揮別塞車的噩夢。
地鐵展現城市輪廓
所以,日前政府所公佈的捷運計劃,可說是一項大家都期盼已久的計劃,民眾普遍上都表示歡迎。然而,在該計劃施工以前,民眾最關注的,除了是財務上的監管和執行以外,就是政府是否有能力透過此計劃,一勞永逸地解決雪隆一帶的塞車問題。否則,其實這只是另一項勞民傷財的白象計劃而已。

近年來,大馬的航空業競爭激烈,廉價機票的出現推動國人出國旅遊,讓國人有機會看看外國的大都市,不再閉門造車。尤其嘗試過背包旅行的朋友都知道,每到一個城市,地鐵系統絕對是首要研究的對象,很大程度上,地鐵系統的規劃是一座城市的輪廓,也是間接決定遊客會否再度光臨的因素。
得益於廉價機票,今年筆者到過兩個地方,即台灣台北及日本大阪,雖然外國的月亮並不見得特別圓,但在這兩個人口密集的城市裡,它們的地鐵規劃還是有許多可以讓我們借鏡的地方。
以大阪為例,雖然當地人口密集,但交通卻異常方便及順暢,即便是繁忙的上下班時間也不見車龍,對他們來說,雪隆混亂的塞車情況堪稱是世界奇觀。大阪周邊至少有15條地鐵線,環環相扣,涵蓋面非常廣,而且地鐵站與地鐵站之間也銜接得很好,無論想去任何地方,地鐵都能代勞,駕車變得可有可無。
此外,地鐵應以疏散人流為首要目的,所以地鐵站應該設在人潮密集的地點,可是大馬現有的地鐵站,地理位置都非常奇怪和隱密。以布特拉輕快鐵(Putra LRT)為例,它棄人潮特多的谷中城(Mid Valley)不設站,而選擇在谷中城隔壁一座相對沒有人潮的建築物設站,這到底是出於商業考量或別的因素?無從查考,但卻讓人有種本末倒置的感覺。
改善公交刻不容緩
對照大馬及國外的地鐵情況,還有一個相當明顯的分野,即台灣或日本人離開地鐵站後,多選擇步行或踏腳車回家,不但安全自在,還非常環保,這全賴當地的低街頭罪案率。反觀大馬,由於政府到現在仍無法有效消滅街頭罪案,罪案率居高不下,所以,就算地鐵站與住家只是幾步之遙,許多人還是不願意步行或騎腳車回家,他們寧願選擇駕車。這無形中增加了公路使用率,也是政府必須正視的問題之一。
改善公共交通系統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如果捷運計劃執行得宜,巴生谷一帶的民眾就無需每天塞車,能更善用時間。用車及擁車率的下降也能提昇生活素質,降低城市地區偏高的生活開銷,以及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無論對個人或環境都帶來極大的好處。然而,牽一髮而動全身,對於長期受保護的國家汽車工業來說,要如何在汽車工業以及公共交通方面創造雙贏,則是另一項挑戰
原文刊登于/光明日報/好評
文:吳毅陽‧2010.12.27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