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三令吉風波
從報章上看到首相納吉一手捧著又雞翅膀(還兩只!)又魚又菜,宣稱只賣RM3的一个大馬人民餐单時,我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可能那么便宜?接下來涌出的念頭是:哪里可以吃到呢?
但不出24小時,我對一個大馬人民餐單計劃的幻想破滅了。原來首相的餐單,根本不是三令吉,原價六令吉,一切都是媒體的錯誤引述(又是媒體?呵呵)。
政府推出一个大馬人民餐单的用意非常明確,既參與的商家在得到政府津貼后,利潤提高,而消費者也能買到更價廉物美的午餐,減低小市民的生活壓力。表面上看來,這個計劃好像雙贏,然而看深一層,就會發現問題所在。
大家試想想,這些得到政府津貼(別忘了,津貼是來自人民的錢)的餐館,可以用更便宜的價錢(或更高的利潤)來售賣食物,然而,那些沒有得到津貼的怎么辦?他們繼續賣貴價飯嗎?
若他們不愿意,那么唯有向政府申請津貼,而問題由這里開始出現。
一,中間人文化。話說,我國政府的大門只會向中間人打開,旁人皆不得門而入。“不透明化”是我國政府的行政常態(連每年務必準時出爐的國家總稽查報告都可以“無端端”失蹤,我實在無法想象政府的透明化到底有多透明)。貪污濫權必定尾隨而來。
一,中間人文化。話說,我國政府的大門只會向中間人打開,旁人皆不得門而入。“不透明化”是我國政府的行政常態(連每年務必準時出爐的國家總稽查報告都可以“無端端”失蹤,我實在無法想象政府的透明化到底有多透明)。貪污濫權必定尾隨而來。
二,如果全國飲食業都加入這個計劃,政府將會嘗到另一輪的津貼惡果。由于無法滿足每一個餐館的申請,篩選是必然的。然而,篩選制度會不會又是另一輪固打制或“走后門”的開始?
三,目前政府的做法是津貼一部分的飲食業者來打破私人界原有的競爭,其實它可以被看成是惡意的入侵,或被視為“以本傷人”。
這計劃硬把飲食界分為“政府津貼”和“私人界”,然后讓雙方在不公平的起跑點上競爭。說白些,這根本無助于整體經濟/企業的成長,它只是在開倒車,把國家帶到“共產一體”的落后方向。
而且,津貼是毒藥。開始時它會產生“美好的感覺(正確來說,是錯覺)”,長久卻是弊多于利。得到政府津貼或保護的生意,由于利潤相對較高,一般上都因為能依賴政府而變得不思進取。讓我取已個活生生的例子
– 國產車。
多年來得到政府資助的國產車企業早已喪失了獨自面對市場的競爭能力,不是嗎?試想,若我國開放汽車市場(取消或減少高昂的入口稅),一部“英雄型號(wira)”的國產車和一部豐田Altis的價格相同時,你會選擇購買哪一部?
所以,類似的保護政策,美其名是保護國企,實際上是讓國內企業漸漸喪失自立的能力,陷人民于不利的位置。
無論是津貼或保護政策,最終受惠的都不是人民,所以,三令吉的午餐或三萬元的國產車,都無法換回已經失去的民望。距離下屆大選的時間已經不多,但政府需要做到,還有很多。
原文刊登于光明副刊/好評/不平則鳴 25.10.1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